-
教师队伍|合肥三中优秀教师系列之“种子教师”第一期:成长迅速的教育新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立校之本,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近年来,合肥三中迎来了一批潜心育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深耕教育,满腔热情,成长迅速,展示了“勤研、善导、厚德、乐教”的教风,宣扬了“崇和、尚美、守正、求真”的校风,在“双新”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学校表彰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种子教师。
吴梅:地理教师,2021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大学,工作一年来,她先后获得2021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秀课例二等奖;2021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比赛地理学科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团队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教育格言: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时。
汤雨莹:音乐教师,202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合肥三中艺术组教研组长。工作不到两年的她,已经先后获得合肥市中小学教育论文“一等奖”、合肥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声乐展演“一等奖”、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中国合唱指挥艺术节学术文章“三等奖”等。教育格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陈磊:男,1996年生,安徽太和人,共青团员,2021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国家级啦啦操裁判员,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员。现任学校团委负责人、体育教研组组长、校舞蹈社指导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主持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合肥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在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六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体能高峰论坛作大会专题报告与交流;参加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论文报告会获得多项一等奖;并有研究成果在《中国研究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四川体育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近年来,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啦啦操、体育舞蹈、武术等项目比赛获优异成绩。
李硕: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认真教学,勤于钻研,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2021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练兵、大比武”比赛中荣获生物学科单元作业设计项目一等奖及生物学科团体一等奖,在2022年合肥市普通高中“大研讨、大交流”案例成果评比活动中荣获生物学学科研究课例类三等奖及行动案例类三等奖。
-
教师队伍|凝聚青年力量 共话美好未来——合肥三中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推动青年教师成长,了解青年教师的心声和需求,合肥三中于5月24日下午4点10分在君尧楼3楼图书馆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校长毛晓斌、副校长陈卓、教科室主任郑书建、教科室副主任袁艳及近几年入校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科室副主任袁艳主持,共分为四项议程。
会议第一项是李梦老师带领参会教师共同学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悟讲话精神,感知青年力量。
会议第二项是校长毛晓斌对参会青年教师寄语。毛校长首先提出青年教师应当努力塑造学术氛围与文化气息,通过专业研修和学校搭建的平台提升学术水平,在学校建设和个人发展中夯实文化底蕴。毛校长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毛校长还对与会青年教师提出了广泛阅读书籍的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追求,广泛涉猎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书籍,并表示学校将对教师的阅读需求予以充分保障。
会议第三项是与会青年教师分享读书感受,交流工作心得。刘光老师谈到,来到三中的这段时间里,他多次受到学校层面的帮助和支持,取得了许多成果,并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言献策。张淼老师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阐述他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的所思所获,与其他教师探讨工作中的困惑,分享专业学习的心得。黄文静老师表示学校提供了众多的教研平台和比赛机会,让她在专业发展方面进步很快。柴俊老师向大家分享自己从教以来的心路历程,逐渐具备处理问题的决断力,决心将祖辈的教育事业和教育信念坚持下去。陈磊老师回顾了他入校九个月的任教经历,总结了从教以来的收获,从教育工作、社团比赛、个人成长等方面进行分享,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了规划畅想。
在青年教师们热烈讨论、畅所欲言的同时,副校长陈卓、教科室主任郑书建、教科室副主任袁艳对大家提出的困惑予以解答,对大家的专业成长给予肯定。郑主任指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事,各位青年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不忘初心,善于学习,在奉献中成长。袁主任指出,青年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六中教育集团这一平台,与兄弟学校开展集体教研,努力提升业务素质。
最后,陈校长引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一句话:“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鼓励青年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相遇,探讨自己的内心领域,努力寻找“教学勇气”。陈校长建议青年教师要多读书、多听课、多反思、多反馈,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长为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合肥三中历来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各学科优秀青年教师。本次座谈会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明确了方向,有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
合肥三中召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6月24日上午10点,合肥三中在校君尧楼9楼会议室召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马剑、副校长陈卓、教科室副主任袁艳以及思政课全体老师参会,会议由袁艳主持。
会议伊始,陈卓副校长带领大家学习《合肥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他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并结合三中校情对文件精神作了解读,分析说明了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关键要在以下几方面深思考:一是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二是全面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三是不断创新学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四是全力确保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随后,袁艳副主任宣读了《合肥三中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与会人员就该实施方案开展了交流研讨,并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
马剑书记作总结讲话中强调,该实施意见起点高、措施实、可操作性强且意义深远,各位思政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增强政治认同和价值观自信;二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三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此次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三中的思政课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积极行动起来,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力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
名师风采|潜心执教,静心育人——记安徽省优秀教师 刘守文【】
刘守文,男,1983年生,中共党员,合肥市第三中学数学学科主任,高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执教,静心育人,对待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始终如一,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24年8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想信念坚定。他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牢记初心使命,始终把敬业之心、仁爱之道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和方法,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23年1月,他被推荐为合肥市教育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宣传对象,他的先进典型事迹于2023年9月在合肥广播电视台《庐师风尚》栏目“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节目第十五期播出。
以德育人、以身立教,坚持德育为先。他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深受学生尊重和爱戴。他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无论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耐心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他用爱心、耐心与宽容心温暖学生心灵,守护学生成长。而他的付出与努力,学生们和家长们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学生眼中“亦师亦父”的他,曾多次被评价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
落实素质教育,坚持研究学生、改进教法。他立足课堂一线,潜心研究学生,,尊重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坚持素质教育。创新课堂教法,关注教材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间逻辑关联,践行单元教学理念。采用“微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既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探究,又关注教师课堂引领作用,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成效显著。
练就过硬本领,关注专业发展、教研合一。他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学习最新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练就过硬教学本领。他积极学习课程标准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注重教育行动研究,做到教研合一,取得丰硕成果:2019年一师一优课课例荣获教育部部优,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案例荣获教育部部优;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先后荣获合肥市论文、案例评比获一等奖4次,2024年合肥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并推荐省级评选;在数学CN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篇;主持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一项,并于2022年结题;主持在研202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先后被评为合肥市第四批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合肥市第五批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合肥市第四届教坛新星。
-
名师风采|用爱诠释教育真谛,用心陪伴学生成长——记合肥市优秀教师 孟凡慧【】
孟凡慧,男,中共党员,1982年10月出生,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参加工作。入职以来,先后担任班主任、级部委员、教务处副主任等工作。他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教育教学创新落实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坚持责任与爱心同行的原则,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青春谱写了绚丽的教育之歌。
在工作中,孟凡慧同志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19年9月,孟老师在上班途中因交通意外,致右肩锁骨骨折。他不顾医生劝阻,主动放弃住院治疗,在打好石膏和绷带以后,强忍剧痛返回学校,用左手板书、批改作业,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学生和家长也深深地被感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情怀。
在教学工作中,他潜心钻研,创新意识强,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喜爱,所带班级成绩优异,曾多次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和国家级期刊,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市级、省级课题研究。2019年,他被评为合肥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2019年在“一师一优课”评学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课。所带班级各方面成绩突出,曾被评为合肥市“先进班集体”、合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连续多年年度考核市级优秀,荣获合肥市教育局嘉奖,受到学生、家长、同事的一致好评。2024年8月,他被评为合肥市优秀教师。
凡心所向,素履可往。孟凡慧同志一直在他热爱的教育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最美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