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人才培养共助力,馆校合作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01-13 08:29 信息来源:科信处-张丁根 阅读次数: 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为更好地共建共享科教资源,助力人才培养,合肥市第三中学作为合肥市科技馆首批遴选的50所“馆校合作”校之一与合肥市科技馆于近日签订馆校合作协议,携手开启科学教育新征程。合肥市第三中学副校长杨庆吉代表学校上台签约和授牌。此次合作,学校将充分借助合肥市科技馆丰富的科教资源,秉持“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学理念,紧密融合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为学生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科学学习体验。
作为“馆校合作基地校”,近年来,合肥市第三中学立足实际,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科技教育,以科技教育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进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学有所趣、专有所乐”中建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塑造科学精神,进而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品位。
学校与合肥市科技馆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科学教育创新与发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学校以创建安徽省特色普通高中为契机,积极探索打造科教品牌,形成了以机器人创客教育、人工智能实践创新教育以及无人机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科教品牌。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同时积极拓展课程领域,丰富特色课程资源,构建支撑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开发了《人工智能》、《未来派》和《爱上无人机》等校本教材,并将科技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普周等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施展科技才能提供平台,组织开展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实验、科技论文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组建科技类社团,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科技实践创新大赛;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抓手,加强机器人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客实验室建设,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和实践,以此推动科技创新教育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助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蓄能和成长。学校科信处团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接高校、科协等,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特色教育与创新素养培育体系。
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合肥市第三中学将继续深耕科普教育事业,探索科技教育新模式,构建完善科创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让科学之光照亮学生前行道路,助力他们在科学探索道路上行稳致远,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